上一页|1|
/1页

主题:关于买房子的几点忠告!

发表于2014-10-21


长久以来,房价是“乱花渐醉迷人眼”,而老百姓们则是“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头是国家实行各种调控政策,另一头房价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节节攀升。这让很多购房人看不懂、猜不透,更加乱了阵脚。究竟是现在就买,还是再等一等,等到房价回落?


其实,买房就一句话:没钱就别买房,买房了就别后悔!


亲们,房子不一定要买最好的,合适你的就可以!但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些道理,仍在市场中踌躇犹豫。


怀有以下七种想法的人,可是很难买得到房的哦。大家可要看清楚咯!


1、永远认为房价还会跌的人。


这种人每天都在盼望崩盘,最好是开发商把房子都造好了再倒贴给他,在等待奇迹会发生的梦中人!


2、永远总是慢人一拍的人。


看房的时候,这好那也好一到关键时候就磨磨唧唧,当断不断,犹犹豫豫,总是等机会过去了再懊悔的人。


3、永远都不相信开发商和中介的人。


这些人永远都以自己为,宁可自己负天下人不能天下人负我!上没有纯为人民服务的开发商也没有永远坦诚的中介,毕竟大家都是做生意要吃饭的,关键是你怎么去看怎么去对待!


4、永远总是看而不买的人。


这些人不是不想买,而是总想多看几套结果一看就不可收拾,房子总是越建越好,价格却也越升越高,好不容易看好了一套一问价格傻了,怎么和我当初看的价格差这么多呢?


5、永远相信的话。


孰不知那些天天喊房价要跌的其实一边在喊跌一边却在到处抄底,试问下中国那位不都是有好几套房子?如果房价靠那些整天就知道吹牛皮的能跌下来,那……那你相信吗?


6、永远都在等待房价跌到谷底的人。


这些人就跟炒股票一样,天天在等抄底,可是又有几个能知道谷底在哪呢?


7、永远总想买套十全十美的房子。


这些人往往口袋里都没几个钱,所以总想把钱用在刀刃上!实际上有见过十全十美的房子吗?结果在看了N套房子后终于觉得累了困了,明白了房子原来是不能没有缺点的,在遇到一个黑中介或者是黑心开发商拼命地忽悠下一头就栽进去了,最后就整天在家里怨天怨地怨人!


发表于2014-10-26

习惯每天早上必打开手机看腾讯新闻,这也是很久以来养成的习惯了,


平时都是娱乐啊政事之类的,像房产类的消息比较少,今日突然在腾讯网上看到一个劲爆消息,说的是某楼盘涉嫌用竹片代替钢筋,开发商称跟业主开玩笑,恰好我也了九州的房子,当然是关注房子质量的问题啦,当时看到这个消息我还是忍不住点击进去看了,


从标题来看,我看中的重点是“用竹片代替钢筋”!我当时就震惊了,竹片能跟钢筋比么,从抵抗力度来看,竹片易断,钢筋是铁,耐牢,这个是能比的么,能代替的么,再说了楼盘房子质量是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用竹片来代替,是不是对业主的不负责任呢,


结果房开却说这是业主和施工人员的合谋,再次我只能表示“呵呵”二字啦,


业主们,针对这个问题,你们又是怎样的看法呢,希望大家踊跃参与发言,为我们的自身安全做长远准备,


关于此事,警方还在侦查中,我们就坐等事实的真相吧!








发表于2014-11-08

在中国这样奇葩的房地产王国,地产是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是国家及政府的经济命脉,同样对于消费者来讲,恋爱、结婚、生子、父母乃至丈母娘都与你的房屋有着息息相关;消费者拿着半生积蓄,稀里糊涂买了自己的后半生,每天早上起床就欠了银行如数大洋的同时,却搞不清自己倾尽半生的价值所在,今天我这个菜鸟来浅谈一下房地产购买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请大家多多指教啊!

一、 区位

  众所周知,区位好,房产价格贵,所以我们必须结合个人经济实力,结合目前及今后工作地方,选择相应的区位,同时考查区位是否有发展,是否宜居等因素。

二、 交通

   交通和区位有些类似,往往区位好的地方交通较为发达便捷,交通目前不是很好的地方房价较低。所以购房时需结合个人情况考虑目前的交通是否满足出行,未来该区域交通发展的空间如何等。

三、 

   往往是年轻人考虑的一个重点,而公里机构因收费低,没有设置门槛更受青睐,所以购房时需结合家庭情况选择配套完善项目为好。

四、 生活配套

   生活配套很好的项目往往处于较好的区位,房价也较贵,购房时结合自己的经济实力,重点考察现有生活配套能否满足需求,未来是否会完善。

五、 产品价值

1、 价格

    谈到价钱,这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对诸多人来讲,一辈子买房就那么一两回,得知道钱花在那了;而楼盘的外销价格需要区位、配套、交通、房屋属性、产品的好坏以及开发商的盈利态度这几个核心点来判定它的销售价格;

2、 宜居,宜租

   宜居是什么?就是出则繁华,入则宁静。要想房子容易租,交通便利是第一位,相对较低的租金则更有吸引力。说,自然是看区域的未来,各方面权衡下来,真正能达宜居、宜租、宜的小区实在太少;相信这方面你现居的小区各位深有体会,适合居住的地方,租金一定不,性也未必最佳。

3、 产品户型

    户型方正与否、采光面是否充足、通风贯通等均影响着居住的健康与舒适性;规划受容积率影响,很多社区存在户型死角、户型采光不足、通风阻碍等;

4、 :

    房屋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为不动产,具有保值的特性,这一点除却产品自身规划之外同时也与地段、配套挂钩。



发表于2014-11-19

当前楼市犹如一支受伤被困的军队,逆市中求突围成为他们的不二选择。但这样的“突围”如果放在一个更长的周期去看,那各种营销手段堆积的“战术”,显然无法用更具长远思考的战略来替代。

建业集团董事局主席胡葆森预测,三年后过半的房地产企业将消失,他指出,“接下来两三年时间是市场格局调整的最后阶段,地产商将面临一个新的结局,有的可能出局,有的可能进入冬眠状态,有的还在持续发展。进入冬眠状态的开发商三年之后将会达到50%、60%,甚至更多,今天5万家地产商3年以后有一半以上甚至更多将没有新项目可做了。”

如果他的“盛世危言”成真的话,这将是一场残酷的洗牌,也将会有一些企业掉队、被淘汰,这才是真正的考验,而房地产企业在考虑目前短周期的寒冬突围时,更应该思考下半场的生死存亡。

不可否认,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房地产业在住宅开发领域仍有很多机会。但在万科董事长郁亮看来,房地产业不应再奢望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角和支柱产业,而应积极成为城市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配套产业,只有定位清晰,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政策方向和市场机会。

行业老大的观察无疑是相当精准和透彻的,而且应该认识到,在行业发展的下半场,囤地这种以时间换空间、赚取暴利的模式将绝对过时。未来房地产行业的毛利率、净利率水平将稳步趋同,形成稳定透明的社会平均水平。企业只有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才能提升对股东的回报水平。

这意味着未来房地产企业将告别“靠天吃饭,靠地赚钱”,换句话说,市场销售好坏全看政策脸色,利润则更多来自土地——更需要从精细化的运作和管理上谋利润。正如和昌集团董事长韩恺的自省:“和昌25个楼盘,销售额不到70亿元,这说明现在企业发展的速度和资源并不匹配,也要求房地产企业的利润应该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未来行业一定会进入向精细化要利润的时代。”

其实无论是胡葆森所说的“行业洗牌”,还是韩恺提的“精细化利润时代”,在郑州市场都可以看出端倪。纵观郑州楼市近几年销售榜单,随着万科、绿地、万达、恒大等一线大鳄相继进入郑州市场,他们更强的品牌、产品和更专业化的营销管理,都逼迫曾经占据销售榜单前列的本土开发商开始退位,而那些在榜单上硕果仅存的本土开发企业如建业、正弘、永威也恰恰是本土房企中精细化产品和管理最优秀的代表。

在当天的论坛上,江苏一德集团董事长陈俊分享了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思考,同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让房地产企业去做制造业,大家还能不能存活下去?言下之意,房企的管理模式要比制造业落后很多年,而在房地产的下半场,能实现精细化、绿色与可循环发展的房企,也将被淘汰。

郁亮曾表示,上半场万科“为普通人造好房子”,下半场加了一句,“盖有人住的房子”。不但要把产品做好,还要通过食堂、物业服务等方式,吸引人们住进来。事实上,对于的房企而言,这句话有着同样的意义,毕竟,有人住的房子才不愁卖,这样的开发企业才能长久持续。


发表于2014-11-24

习中铁房产慎重,物业太差了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