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不和学生争女朋友的底线”被误读还是谣言

发表于2012-05-07
前些日子,本来已经非常出名的易中天又“出名”了,原因就是那个“底线论”。我看了最早的报道,在谈到理想大学的教授应该是怎么样的人?易中天解释:“公德不能不管,私德可以不问,但是要有底线:你一个教授和学生争女朋友,不可以吧?你在课堂上骂学生王八蛋,不可以吧?这就是底线。”

名人就是名人,在中国名人说话是要小心的,一不注意就容易被“出名”。我记着很早的时候,倪萍由于“中国脊梁”一事被网友曲解,搞得很狼狈,以致于今年两会面对记者从以前的滔滔不绝的倪萍变得提防抗拒起来。“我今年就是要当哑巴” 、“不说,不说,你们总是歪曲我的意思!”

和倪萍一样,易中天的底线论最后在微博上变成了一起语言暴力事件。140个字的微博容量消解了易中天的本意,断章取义和望文生义的解读,完全与易中天本人的观点背道而驰,微博上的每个人都要质疑和咒骂“易中天的教授底线论居然只是‘不和学生争女朋友’”。其实易中天的“教授底线论”是公开报道的新闻,只要到新闻源头上看一眼,就很清楚微博是否准确地传递了易中天的本意。可笑的是,很多有“身份认证”的公共知识分子不作任何选择和辨析就转发和评论,对易中天的攻击或者对大学、教授的斥责乃至对中国各个行业道德底线的追问都变得无厘头了,也有失那些转发和评论者的身份。由此便产生了很多谣言夹杂在其中。

今年以来,国内网络很打谣言,对网络上出现的谣言毫不留情,但是遇到像倪萍、易中天这样的“另类”谣言,则显得手足无措。我们可以把这类谣言产生的根源理解为国民心态对当前社会矛盾的发泄,可以理解为有些网友对大学教育、对名人的调侃,等等。但谁也不能否认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网络谣言”,其实对网络、对社会的危害并不小。譬如易中天的底线论,其实如果说到我们当前出现在大学中的一些诸如教授只顾赚钱不认真教学,甚至有些老师与学生出现道德问题等一些不好的现象,我们承认的确有,这也就是易中天说的越过了底线,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在大学、中学甚至小学,我们绝大多数的教师能够牢牢守住道德底线、良心底线,在课堂上能够帮助学生学到应有的知识。

出现这样的类似“谣言”的谣言对我们的社会毕竟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让有些人对大学、对老师产生一些不好的印象,也危害到了整个社会的心态。但如何杜绝这类现象,让这样的发泄情绪的“谣言”不再产生,照目前的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来约束,显然已经有些力不从心,毕竟网络是新鲜的事物,应该有更好的办法。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在很早的时候就讲“慎独”,也就是没有人监督、没有人在你旁边的时候,你的做派是不是也很健康;网络就是这样,尽管我们搞了一些后台实名的办法,但是对于每一个终端用户的网友来说,我以为还是慎独管用,每个人在网络上的言行更负责任才行。

上一页|1|
/1页